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首例!「中國天眼」重大發現 宇宙最明亮的持續重複射電爆發現象

2 年前 / 0

科學家通過「中國天眼」FAST發現了迄今為止唯一一例持續活躍的重複快速射電暴FRB 20190520B,並將其定位於一個距離我們30億光年的矮星系。這一發現對於更好理解快速射電暴這一宇宙神秘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圓滿成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

2 年前 / 0

6月5日,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0時44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中國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為期6個月的太空生活中,他們將見證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從機械手臂到讓機器人「思考」 大陸新松企業加速機器人「進化」

2 年前 / 0

工業生產、重大工程建設、智能生活不斷提出的新需求正推動著新松的研發創新。 「中國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技術競爭也愈加激烈。」新松公司特種機器人BG總裁李慶傑說,機器人研發製造領域已經進入了「不進則退」的時代。新松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新松也將聚焦新需求,瞄準核心技術,錨定自主創新這條道路,在機器人領域走向世界前列。

國際首次!中國祝融號發現火星近期水活動跡像

2 年前 / 0

祝融號在地質年代較為年輕的著陸區發現水活動的跡像表明,亞馬遜紀時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認為的更加活躍。這一發現對理解火星的氣候環境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截至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北部低地的烏托邦平原區域行駛1年,累計行駛近2000公尺,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科學探測數據。

再揭黑洞之謎!首見銀河系中心黑洞「真面目」

2 年前 / 0

這是人類「看見」的第二個黑洞,也是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真實存在的首個直接視覺證據。這個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太陽系約2.7萬光年,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這張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與人類看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拍攝者和拍攝時間均相同,都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所拍攝。

天舟四號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建造階段

2 年前 / 0

5月10日淩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位於海南文昌的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由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歷經數小時的飛行後,天舟四號順利完成與空間站核心艙後向對接。根據任務安排,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後,6月將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新型兩棲無人機「哪吒IV」完成全球首例真實海洋環境全流程試驗

2 年前 / 0

「哪吒IV」完成了全球首例真實海洋環境下自主飛行、水下潛航和海空跨域航行全流程試驗,海試最大下潛深度達60公尺。「哪吒IV」結合了無人機和自治水下航行器,擁有更強的機動性能,更適合應急搜救,水下探測等應用。

一箭八星,圓滿成功!「吉林一號」在軌衛星數量增至54顆

2 年前 / 0

此次發射的8顆「吉林一號」衛星入軌後,將與在軌的46顆「吉林一號」衛星組網,至此,「吉林一號」在軌衛星數量增至54顆,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17~20次重訪,為農業、林業、海洋、資源、環保、城市建設以及科學試驗等領域提供更加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來啦!回首「出差半年」的那些故事

2 年前 / 0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2021年10月16日,到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新一代運載火箭亮相!中國首款固液捆綁火箭長六改成功發射

2 年前 / 0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是中國首款固液捆綁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的新成員,成功實現了固體動力和液體動力的「跨界合作」,充分發揮了液體發動機性能高、工作時間長和固體發動機推力大、使用維護簡單的優勢,可實現14天快速發射,滿足中低軌道衛星高密度發射需求。

第 7 頁,共 21 頁